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創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 更多
學部組織
工作動態/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濤院士、李昌志研究員等人發展了一種無過渡金屬催化解聚酚型β-O-4木質素模型化合物定向制備嘧啶衍生物的新策略,為木質素高值化轉化制備含氮雜環醫藥中間體開辟了新路徑。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自然—通訊》。
通過氮原子參與解聚木質素獲得高附加值含氮芳香化學品,是木質素高值化轉化的新方向?,F階段,大多數氮參與木質素轉化策略僅僅局限于解聚單體的反應。對于木質素β-O-4的主要結構片段,往往需要先氧化預處理,再進行胺化反應,以此生成相應環己胺和芳香胺類化學品。因涉及C-O/C-C鍵斷裂、C-N鍵精準構筑,以及多步反應高度耦合等,將該化學品直接轉化為含氮芳香雜環化合物具有挑戰性。
該工作中,研究人員以β-O-4模型化合物、苯甲脒和芐醇為底物,利用NaOH促進了一鍋多組分串聯耦合反應,以此實現木質素基嘧啶衍生物的定向制備,建立了從不同β-O-4片段直接轉化為生物基嘧啶衍生物的普適方法。研究團隊與北京化工大學教授雷鳴課題組合作,通過控制實驗與理論計算相結合,闡明了木質素C-O鍵斷裂與C-N鍵生成的最優反應路徑,證明了苯乙酮類化合物為脫氫步驟的主要氫受體。該體系特色鮮明,是首例將木質素主要結構片段定向轉化為嘧啶衍生物反應體系。并且基于該反應體系,研究人員成功合成了天然生物堿Meridianin衍生物,證明了其在藥物合成中的應用潛力。
與已經報道的有機合成路線相比,該策略原料廉價可再生、步驟簡單,整體效率和原子經濟性大幅提升。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30815-5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