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創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 更多
學部組織
工作動態/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西屯副云南魚生態復原圖 楊定華繪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朱敏院士團隊,使用高精度計算機斷層掃描(MicroCT)技術,對西屯副云南魚正模標本保存的鱗列進行了重建,獲得迄今最完整的胴甲魚高清鱗列及鱗片三維形態。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eLife。
魚類最顯著的特征之一就是體表覆蓋的鱗片,而鱗片和鱗列形態是對化石魚類進行分類,推測身體結構、生活方式和彼此親緣關系的重要證據。
胴甲魚類是最早為科學界所知的古生物類群之一。上世紀下半葉開始,我國發現的云南魚類等原始胴甲魚類掀起了研究新熱潮,但直到90年代我國才發現了保存完整的云南魚類標本——西屯副云南魚。因其原始和完整,這條約4.1億年前的西屯副云南魚成為揭示早期有頜脊椎動物性狀演化序列的關鍵一環。
西屯副云南魚化石掃描結果展示了最原始有頜脊椎動物的完整鱗列。它的背鰭和尾鰭都被厚重的膜質鱗片完全覆蓋,鱗片形態具有相當大的分異度,以及復雜的區域分化。同一個體的鱗片在輪廓、膜質骨表面紋飾、冠部比例、覆壓方式、大小等形態特征上展現出極大的多樣性。
西屯副云南魚不僅成為了解有頜脊椎動物祖先鱗列格局最重要的“窗口”,而且其完整鱗列為鱗片微體化石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7554/eLife.76661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